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范承格:云南行纪

在去年的十一月份,我参加了由兴业银行组织的云南滇西六日游,六日之旅让我心生很多感悟,总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总觉得自己的文字贫乏,写不出云南的厚重。

我们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昆明机场,走出飞机场,我们就看到“花都欢迎您”的条幅,迎接我们的有一位昆明市的导游和一群手捧鲜花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姑娘,她们为我们每人送上一束鲜花并与我们拍照留念。放眼望去,跌岩起伏的群山,碧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的第一位导游是一位退役军人,广西桂林侗族人,很风趣,他叫我们喊他“宗导”。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云南开旅行社的战友给了他很大的经济帮助,出于感恩他后来就到战友的旅行社工作了,在云南从事导游工作已15年,是云南省的省级导游。他很敬业,在我们的旅游车上把云南省的地图挂上,全面地讲解了云南的人文地理、云南的特产、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及云南旅游业的改变和发展,还说你们来一次云南是不够的,你们多来几次,到云南的每一个旅游景点去看看,也希望你们多多购物,支持云南的经济发展。从他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他对导游工作的热爱、感受到他对云南的热爱。我们知道云南是一个特殊的省份,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云南就有52个民族,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接壤,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宗导”讲到了滇缅公路,该公路始建于1937年底,并于1938年8月全线建成通车。在1938年春节,公路沿线的20万各族劳工被征集到工地,而且这些劳工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因为青壮年男性大都已应征入伍前往了中原前线。滇缅公路都是崇山峻岭,路况崎岖艰险。且当时缺乏筑路设备,这些劳工只能徒手开路,用最原始的锄头,带着家里的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很多艰苦、危险的工作几乎都是由妇女、儿童来完成。在筑路工程中,死于爆破、坠崖、落江、塌方和疟疾的就不下于3000人,工程技术人员也有8人死亡,尽管修路过程艰难又残酷,但滇缅公路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修建,一批人倒下,又来一批轮换上,这是一条真真正正的“血路”。20多万云南人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抗战运输线,被西方人称为“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条万里长城”。滇缅公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命线”和“输血线”,滇缅公路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有力的物资基础。我们的旅游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往上看是高高的山峰,往下看是深深的山沟,我们听着导游的讲解,心里沉甸甸的,让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心里多了一份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些敬仰。

我们旅游的首站是游大理古城,大理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云南省的西部,又名榆城、紫城,追溯历史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唐、宋时期先后建立了“南诏国”、“大理国”,一度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的核心区。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四季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大理古城城内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青石板的路面,古朴、别致、优雅,街道横平竖直呈棋盘式布局,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店内有服装、金银玉器、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一派繁华。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我们一路走来,走过了大理古城的复兴路、护国路,看到了大理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多姿靓丽的苍山和明媚清澈的洱海。大理古城,虽然我不能细品你的“风花雪月”,但是你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足以让我叹为观止!

我们每天的旅游景点和时间被“宗导”安排得满满的,我们旅游车跨越了龙江特大桥,让我们看到了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亚洲山区最大跨径的索桥)的宏伟,看到了腾冲“一泓热海”不一样的景观,从正门进去不久,就闻到阵阵硫磺熏烧的味道,景区路的两侧是延绵起伏的青山,山涧两侧的崎岖小路都有栏杆扶手,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青山映衬着山谷中弥漫的热浪,犹如进入仙境。第一个映入眼帘的高温汤泉被称作蛤蟆泉,温度高达95.5度,是国内唯一脉动式喷泉,随后是鼓鸣泉,珍珠泉,姊妹泉、眼镜泉,怀胎井等,个个都是翻滚着白色热浪,最后到了最为壮美最为罕见的大滚锅,在大滚锅旁边我们吃着“宗导”为我们煮的云南十八怪中用草串着卖的鸡蛋,特别开心。

下午我们到了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湿地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北海湿地四面环山,一潭清水上大片、大片漂浮于水面的水草,形状各异、五彩斑斓,如厚厚的巨型地毯,我们泛舟在湖面上,宛若置身在大草原,让我们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绚丽与神奇。

晚上,我们在腾冲大剧院看了一场大型歌舞《梦幻腾冲》的演出,这场演出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感动,更好地帮助了我们了解腾冲的历史和文化。《梦幻腾冲》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由“火山热海”、“古道马帮”、“碧血千秋”、“和顺家园”和“丝路之光”五个篇章组成。该剧以腾冲的历史发展变化为主线,以腾冲文化的多样性为基调,以神奇旖旎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充分展示了腾冲火山的激情、热海的温婉、马帮的传奇、翡翠的疯狂、家园的血战、和平的欢聚,运用高科技声、光、电手段,穿越时空隧道,让观众“身临其境”。

其中最为打动人心的一是“古道马帮”。山高不过脚板,路长不过马帮。历时两千多年,云南山里人在世界上最险峻的横断大山中,手牵着马用脚走出了一条通往东南亚、南亚,又通向欧洲的道路。这就是著名的“西南丝绸古道”。“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穷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一首马帮思乡时留下的古词,听着动容,似乎随着马帮的人们踏上了走夷方的路,漫漫路途,生死茫茫,思乡而不得归的惆怅。

二是“碧血千秋”中融入了中国远征军的故事,“一寸河山,一寸血”。腾冲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滇印缅主战场:远征军、飞虎队、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松山大战、焦土抗战、南洋机工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故事都发生在这里。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响声震天的怒吼,将民族大义和时代背景表达得淋漓尽致,震憾人心!

《梦幻腾冲》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精彩,还有感动。

几天里,我们入住的每一个宾馆都干净、整洁、舒适,我们每天的用餐都有当地的特色菜,很可口也很丰盛。我们看过云南滇池的海鸥,看过马帮大院,看过花语牧场的花海,看过银杏村金黄色的银杏树。到过原生态古寨司莫拉佤村,逛过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到过腾冲翡翠文化主题馆买翡翠,到过昆明市权庆工艺品商场买黄龙玉、雪花银、土特产,我们感受到云南的美、云南的热情好客及真诚的服务态度。但是让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国殇墓园。

带领我们到国殇墓园的导游是一个温文尔雅、帅气的年轻人,他是陕西人,来到云南打工认识了一个云南姑娘,就在云南结婚、生子,他妻子的爷爷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也许是出于对自己亲人的爱,也许是对先烈的敬仰,他的全程讲解眼里都含着泪。国殇墓园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庄严肃穆。在进去的路上,我们每人都买了一束菊花。导游说,“国殇”意思是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人,出自南朝宋•鲍昭《代出自蓟北门行》诗:“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但是,在这里“国殇”其中的“殇”还包括没有到成年就为国战死在疆场的7000名“娃娃”兵,其中最大的是15岁,最小的才9岁。当时,美国随军记者战前看到即将出征的娃娃兵方阵时,不解地质问国军指挥官:“为什么要让这些孩子上战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指挥官回答他:“仗打到这个份上,如果他们不上战场,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我听着导游的讲解,看着“娃娃”兵的雕像,他穿着宽大的军衣,稚嫩的脸上写满刚毅,他们在本该读书撒娇的年龄却走向战场,为国捐躯,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国殇墓园草坪上,有抗日人物雕像,每个人物雕像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园内有饿死不吃军粮的雕像,为纪念滇西人民积极支援前线抗日,老弱妇幼涉水渡江翻山越岭,为远征军送军粮,其中有位妇女饿死在运粮途中,而压在身下的袋中军粮却颗粒未少;有纪念一位傈僳族妇女的雕像,她在深山里遇到一位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因当时找不到饮水,她用自己的乳汁抢救,使其得以脱险;有纪念当年百姓参加修路、修机场的场景雕像;有当年援华抗战的美军两名将领的雕像,为纪念盟军支援抗日;有滇军名将,民国元老,抗战时任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的雕像,他发表的《告滇西父老书》,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战的决心,成为云南人民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伟大宣言;有史上威名四方的“抗日县长”张问德的雕像,他用一个中国人的威严写下了义正辞严的檄文——《答田岛书》;有痛打日寇的腾冲农民赵云禄、赵云寿兄弟雕像;有“砸石子”的雕像,是一位年轻的正在哺育期的妇女身背幼婴,坐在那里手拿着铁锤砸石头,在她的身旁也坐着一个小男孩手拿着小铁锤砸石头,为纪念当年滇西民众不分老少妇孺皆上阵,为修路、修机场砸石头;有抗日名将寸性奇的父亲寸大进的雕像,他3个儿子均为国捐躯,眼见国土沦陷,日寇猖獗,恨自己年事已高,无力报国,遂坐在被雷电击断的千年古杉下,含恨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在墓园大门一侧筑有“倭冢”一座,为了陵园中的烈士们的英魂得以安息,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建议将日军以跪姿下葬,建造工人又以被我军击杀的高级将领为原型塑造跪姿雕像,并在背后刻上他们的名字,让那些日军面对我们的英烈,生生世世忏悔自己的罪行。

走过铜雕群,就是国殇墓园的主体建筑忠烈祠,是祭奠英灵的殿堂。正檐下悬挂“忠烈祠”匾额是于右任先生书题;门额上“河岳英灵”匾额是蒋介石题写,两侧是何应钦书写的楹联“气壮山河成仁取义光昭日月生荣死哀”;忠烈祠正面台基上的“碧血千秋”石匾,是在国殇墓园落成的公祭会上由蒋介石电题,李根源先生代书。“忠烈祠”刻下了为国为民阵亡将士的姓名,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恨。

墓园有四处纪念碑,有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墓,碑的一边雕刻着和平鸽、一边雕刻着橄榄枝,为纪念滇西抗战中,美军少校麦姆瑞等19名官兵壮烈牺牲;有第二十集团军阵亡的二十位将校军官的墓碑“将校碑”;有腾冲籍抗日名将寸性奇烈士墓前树立的“中将碑”;有纪念在滇西抗战中牺牲的两名腾冲籍(旅缅华侨)英雄谍报员的“英烈碑”。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们来到小团坡墓地,烈士的墓碑整齐地排列着,占满了整个小团坡,每一块墓碑上都记有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面对这成千上万的年轻生命的归宿地,我的眼泪再一次地流了下来,我把手中的白菊花插在埋葬英烈的泥土中,然后浇上矿泉水,心里默想着让这朵鲜花永远盛开在他们身旁,陪伴他们。我们缓步拾级而上,深怕惊扰了安息的每一个战士,不多时,来到了墓园最高处坡顶上的“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前,我们深深地三鞠躬以表我们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墓园的侧面,立有一面中国远征军名录墙,镌刻着10万多名参与滇西抗战牺牲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日游击队员、协同参战部队和人员的名字。

国殇墓园的东侧是滇西抗战纪念馆,踏进滇西抗战纪念馆大厅,蓝色“中国远征军”几个大字就醒目地映入眼帘,脚下一连串的数字是特别的时间节点,分别代表修筑滇缅公路、太平洋战争爆发、滇西沦陷、中国驻印军反攻、滇西远征军反攻、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会师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正前方的三人立体雕塑,中间是中国远征军将士,左边是滇西抗日民众、右边是国际盟军力量。这三股力量凝结成滇西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滇西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三面墙壁挂满中国远征军及盟军佩戴过的德式、英式、美式钢盔,非常震撼,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远征军及盟军将士不朽的英灵。纪念馆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两处展厅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七个部分。滇西抗战纪念馆让我们永远铭记了中国远征军的抗战历史,永远铭记了那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永远铭记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重大牺牲和贡献。

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是一座有着悲壮历史的烈士陵园;是一本厚重的用血写成的史书;它真实地记录了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滔天罪行;真实地记录了云南人民和中国远征军不畏强暴、英勇奋战保卫国土家园的英雄史诗;它是我们前行路上的警钟,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今天,我们见证了我们的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见证了我们的国家从落后走向繁荣强盛,但是在这和平幸福的时代,也滋生了很多社会污垢,食品安全存在一些隐患、教育出现毒教材、“救死扶伤”的医者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我从新闻中看到不少贪腐官员落马;看到各行各业中出现的间谍;看到为了钱拐卖儿童、贩卖人体器官的歹徒;看到虚伪虚假、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捧高踩低等社会不良现象。我想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我们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民族,应该谨记历史、不负先辈、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去追求中华民族的至纯、至善、至美,去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为世界文明、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六天的旅游时间很快过去了,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登上了回家的客机。难忘云南的蓝天白云;难忘云南人民的热情好客;更难忘云南厚重的历史。致敬为国捐躯的滇军和娃娃兵,致敬这片血染的土地,致敬英雄的云南人民!

随机推荐:
科颜氏防晒 松紧皮带女 弹力 拉手 北欧 鞋架 简易 经济型 af t恤 男 信封包 男 真皮 照片拼图 九年级上册课本全套 三星A80 黑头神器 电动吸 菜刀 德国 欧美连衣裙 户外沙发 庭院 牛仔裤男夏季薄款超薄冰丝 小米遥控器保护套 微信公众号代运营 亲子碗 香云纱连衣裙大码 下衣消失t恤女潮 洋气 拖拉机玩具车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